您的位置: 首页>>县情>>县情简介

县情简介

来源:县志办
字体:【 打印

高台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隶属张掖市。东接临泽县,南靠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邻肃南裕固自治县明花乡及酒泉市肃州区,北依合黎山与酒泉市金塔县、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县城位于黑河南岸,东距张掖市约80公里,南距肃南县城60余公里,西北距酒泉市100余公里,东南距兰州市500余公里。

县境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若马鞍。南部为祁连山北麓,北部为合黎山地,中间为绿洲平原。黑河纵贯县境,山环水绕,物阜民丰。海拔介于1260-3140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15-20℃,日照3088小时,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照丰富,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112.3毫米,年均蒸发量川区为1996.2毫米、山区1829毫米。川区年均气温8.1℃,无霜期为150天左右。

全县辖新坝、骆驼城、南华、巷道、合黎、宣化、黑泉、罗城、城关9个镇,9个社区,136个行政村、1005个村民小组。全县总户数55327户,总人口为15.93万。人口自然增长率3.08‰。有回族、裕固族、土族、藏族、东乡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0.14万。全县总面积4346.61平方公里,耕地59.66万亩。境内有黑河、摆浪河等6条主要河流,中小型水库20座,总库容4988万立方米,地下水允许开采量1.32亿立方米。县境内已探明的矿种主要有芒硝、原盐、萤石、硅石、铁、锰等20多种,其中芒硝储量约1101.28万吨,占全省芒硝储量一半以上;原盐储量195万吨(钾盐26万吨),为全省最大产盐地。

高台历史悠久。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表是县。东晋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前凉张骏在今骆驼城设置建康郡。清雍正三年,并高台、镇夷守御千户所为高台县。

境内有汉明长城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骆驼城古遗址是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唐遗址,许三湾古墓群是目前全国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好的特大魏晋古墓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3大项、38类、2818个子项。乐善秦剧团传承上百年,秦腔獠牙特技表演、高台民歌、通背捶、八虎棍、黄河灯阵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高台县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县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反映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国家级纪念馆。月牙湖、大湖湾、黑河湿地公园等水面湖泊风景秀丽,万亩葡萄庄园一枝独秀,八坝胡杨林别具一格,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3个、国家AAA级景区1个。2013年,高台县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2014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县城”,并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2016年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2017年,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列入全国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国家绿色发展先试先行区”,甘肃两个“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之一。2018年,被列入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县”、第五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省唯一“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命名为“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2019年,成功跻身“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全国健康促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行列,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等创建名单。

201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高台,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并殷切嘱托:“这是一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一定要把她建设好!”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及高台视察经历,全县人民群情振奋、豪情满怀,发展凝聚力和奋斗自豪感空前高涨,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更强、活力更足。

高台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按照“聚力‘四六’总揽、促进‘三生’共融、建设灵秀高台、打造小康家园”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抓好“两大工程、五大行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呈现出政治生态良好、经济平稳运行、改革不断深化、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党建全面从严的良好局面。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7.75亿元,比2018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73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36亿元,同比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7.66亿元,同比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72亿元,同比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4亿元,同比下降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634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66元,同比增长9.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