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园):
现将《高台县教育系统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实施方案》和《高台县教育系统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高台县教育局
2020年3月26日
高台县教育系统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政府关于《高台县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作战方案(2018-2020年)》和《高台县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和现代生态理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积极参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珍爱自然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全县“打赢蓝天保卫战”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倡导绿色出行,积极开展环保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做到人人有行动,班班有主题,校校有成果,环保行动见实效。
二、领导机构
成立高台县教育系统环保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教育系统环保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和评优评先等工作。
组 长:蔺增加
副组长:刘海军
成 员:局机关各股室长、各校(园)长
刘海军同志具体分管全县教育系统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协调调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石晶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活动对象
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
四、主要措施
(一)多渠道宣传教育。各校(园)要将环保宣传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学校电子屏、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栏、文化墙以及收看环境污染防治系列专题教育节目等形式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基本常识,提升环保意识,树立环保大局观,营造“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积极投身大气污染防治”的浓厚氛围。
(二)环保知识进课堂。教师是环保宣传者和践行者,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融入环境教育理念,要结合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科学等学科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环保习惯。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编写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具有针对性的环保类校本教材。
(三)实践活动育人。根据《高台县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高台县教育系统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围绕保护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组织开展各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主题活动。学校根据实施方案,开展环保知识进课堂、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环保小卫士”或“环保志愿者”等评比活动。
(四)重点项目推进。一是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各校(园)要严格按照《高台县教育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高教发〔2019〕281号)要求,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重点工作,配齐配足分类垃圾收集设施,师生共同实施垃圾分类,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回收。二是全力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切实降低单位能耗,大力加强生态校园建设,将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强化节电、节水、节纸、节粮等节约能源的意识,养成合理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三是倡导绿色出行。倡导中小学生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步行、骑自行车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绿色出行、低碳出行、文明出行。
(五)纳入绩效考核。将环保宣传教育、推进垃圾分类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结果,加强过程性管理,确保工作实效。
五、年度工作安排
(一)启动阶段,突出宣传教育(2020年3月)。各校(园)要制定环保宣传教育实施方案、垃圾分类方案、水污染防治方案、绿色学校创建、绿色出行方案等,大力倡导以节约、绿色和低碳为主题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营造全社会珍惜环境、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阶段,突出实践育人(2020年4--10月)。在教育系统内开展“十个一”活动:一次环保宣传活动、一次环保主题黑板报(或手抄报)评比、一次环保主题讲座、一次环保主题班会(或演讲比赛)、一次环保征文比赛、一次环保主题绘画(或摄影)展、一次环保志愿活动、一次环保主题家长会、一次环保亲子活动、一次“环保小卫士”评比,践行环境保护理念,突出育人实效。
(三)总结阶段,突出典型引路(2020年11--12月)。总结推介环保教育典型,表彰先进校(园)及个人,巩固教育成果。
六、具体分工
教育发展中心:负责制定相关方案,指导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环保、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办公室:负责相关宣传、考核工作。
基教股:负责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教研室:指导中小学教师编写环保校本教材、负责征文评比、绘画(或摄影)比赛。
财务股:负责节能环保费用审核工作。
各校(园):负责编写环保校本教材、组织开展各项环保实践活动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校(园)要高度重视环保教育对提高校园文明程度及助推高台“蓝天保卫战”的现实意义,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把环保教育作为学校常规和重要内容来抓。各校(园)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实施方案于4月3日前报教育发展中心办公室。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以“准确、及时、有效”为准则,与教育教学工作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考核。强化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机制,层层抓落实,有效推进。县教育局建立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管理平台,实行工作报告制度,各校(园)要明确1名分管领导和1名兼职教师具体负责。
(三)创新方式,力求实效。各校(园)要大胆创新,采取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宣传教育方式,创造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共同参与,确保环保宣传教育到位,教育效果显著。同时,各校(园)分别于6月10日和11月10日前将半年工作总结、全年工作总结及过程性资料报教育发展中心办公室。
高台县教育系统2020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保持和改善校园及周边水环境质量,打造清洁优美的育人环境,根据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高台县2020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水环境质量保护和改善为核心,以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学校重点区域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净化校园生态环境,强化节约用水,加强日常监管,有效控制校园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在构建全民防治水污染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作目标
以巩固提高学校水环境质量、加大源头控制、确保饮用水安全为核心,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保护,开展“节水洁水”等环保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体师生“清洁家园、低碳环保”的环境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师生防治校园水污染的责任意识和践行意识,完善“师生参与、家校互动”的水污染防治机制,努力打造清洁优美的育人环境。
三、工作任务
(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强化课堂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开展节水和水污染防治知识教育,将节水和水污染防治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把“节水优先、防治并举”的治水思想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要合理安排课时,保证节水教育要落到实处。
2.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宣传活动。要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利用主题班会、环境教育课、社会实践活动、知识竞赛、问卷调查、手抄报、黑板报、签名活动等宣传教育途径和载体,积极开展以“坚持节水优先、促进生态文明”等为主题的创建活动。要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把水环境保护知识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营造良好的水环境保护氛围,增强人人节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进广大师生、家长形成“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
3.设立节水洁水宣传栏。在校(园)公共位置要设立“节水洁水”宣传栏,用水设施、器具旁要有醒目的节水宣传标志,让师生在课余时间了解掌握更多的“节水洁水”知识。“节水洁水”宣传栏目设计要融于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节约用水管理
1.建立校(园)用水巡查维修制度,节约生活日常用水。要定期检查室外供水点、食堂、宿舍、厕所等设施设备及供水网管,出现问题要及时维修或更换。要使用节水、环保、经济、实用的节水设备,杜绝供水设备网管跑、冒、滴、漏、长流水等浪费现象。要巡查师生日常生活用水中的浪费现象,积极倡导师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节约日常生活用水及卫生洒扫用水。要建立巡查台账,登记巡查日期、巡查情况、巡查处置情况、巡查人等内容。
2.推广技术节水,节约绿化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积极推广节水、废水循环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推进科技节约用水。如浇树、浇花、浇草等绿化用水,积极推广循环用水和污水处理综合利用及雨水集流灌溉、喷灌、滴漏等节水措施,控制用水总量;厕所要安装感应式冲水装置;供水处安装节能水笼头、节水型器具;循环利用食堂灶台冷却水等。
3.建立用水量登记台账。要安装节能水表,逐月统计用水总量,核算生均用水量和水费支出,登记用水量台账,及时掌握每月用水动态情况,分析查找用水量增大原因,制定相应的节水措施,从降低用水量和水费支出上倒逼节水。
4.开展节水环保宣传教育。主动与节水环保部门联系,随时掌握节水方面的新动态、新知识,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节水环保宣讲教育,使学校节水更加规范完善,成效更加显著。
(三)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
1.食堂废水废弃物处理。食堂废弃物和废水分类管理,专人负责处置、收运,日产日清,严禁排入污水管道、厕所等,污染地下水。
2.实验室“三废”处理。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591号令)的各项规定,各中小学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切实规范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计划、申报、审批、集中采购、入库、登记、保管、领取、使用、回收、销毁等各环节的管理,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对学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自查,并将自查结果于6月10日前报教育发展中心。
3.生活洗涤污水处理。学校在师生日常生活衣物等洗涤中,经常使用去污、消毒等洗涤洗漱用品,污水中含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悬浮颗粒污染物,提倡学校师生使用低氮、低磷洗涤用品,减少洗衣粉、洗涤剂的使用量。
4.花草树木所施化肥、除虫药物对水质的污染。随着学校绿化面积的扩大,对花草树木施肥除虫是巩固绿化成果的重要工作之一,各学校在做好此项工作的同时要防止化肥农药对水质的污染,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5.垃圾清运处理。对食堂废弃物、其他生活垃圾要分类处理,定点堆放,科学清理。积极与社区、村镇垃圾处理点联系协调,及时归集到垃圾处理集中点,防止生活垃圾对水源水质的污染。
6.扩大绿化面积减少尘土等对校园环境的污染。各校(园)要结合本年度校园绿化工作,合理规划校园绿化,减少校园裸露地,减少尘土等对环境的污染。
7.积极推进旱厕改水厕建设。各校(园)要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水厕建设,建设绿色环保厕所,改善学校厕所环境卫生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厕所脏乱差现象。
8.加强校园周边污水的排查与处理。要结合校(园)周边绿化,排查清理校园周边污水,保持校园周边环境洁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进行部署,做到师生全员参与,责任到人。请各校(园)于4月3日前将学校开展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报教育发展中心。
(二)提升活动实效。要提高节水意识,落实节水措施,做到有目标、有载体、有抓手。要加强日常管理与检查,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及时总结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取得的经验,积极联系环保、水务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和工作沟通,提升工作实效。请各校(园)于6月10日和11月10日前分别将半年工作总结、全年工作总结及过程性资料报教育发展中心。
(三)强化督促落实。要坚决杜绝水污染防治工作浮于面上、流于形式的做法,我局将采取随机抽查和包挂股室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